故事:
他一直在自己的房子裏生活,在他決定離開的剎那,才發現房子原來不屬於自己……
全新豪裝單位‧歡迎參觀。
故事:
他一直在自己的房子裏生活,在他決定離開的剎那,才發現房子原來不屬於自己……
全新豪裝單位‧歡迎參觀。
多年從事媒體和創作工作,曾任職電視台及廣告公司文案創作、《U+》雜誌創刊編輯、《明報》世紀版及讀書版記者,文化及戲劇評論散見各大報刊。舞台創作及演出包括獨腳戲《遺》(2004)及《別》(2006),「瘋祭舞台」《蕪湖街上好風光》(2005)、「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當代劇作家系列──莎拉‧肯恩》(2006)以及近作《死亡與少女》(2008)。去年以《了》首次參加「劇場裏的臥虎與藏龍」計劃,餘音裊裊,餘波未了,唯有繼續寫下去。
現職PIP劇場,專責發展戲劇文學。
採訪 / 潘譪婷
被梁文道形容「支筆都幾得」的潘詩韻,還未任職於「劇場組合」戲劇文學部時,多年來從事於文字創作與媒體相關的工作﹕電視和廣告公司文案創作、《U+》雜誌創刊編輯﹔而較為戲劇圈人所熟悉的身份,是曾擔任《明報》世紀版記者。「當記者時,主要負責較靜態的報道如人物專訪、書評等工作﹔現在主要負責替劇團出版刊物、發表評論及舉行研討會等。」工作性質南轅北轍,但似乎每個崗位都與文字結下不解緣。事實上,潘詩韻早在大學修讀翻譯期間,已開始翻譯外國劇本,如荒誕劇作家尤奧斯高(Eugene Ionesco)的The Lesson、紐約劇作家大衛馬默特(David Mamet) 的Poet and The Rent﹔美國輕喜劇劇作家紐﹒西蒙(Neil Simon)的Laughter on the 23rd Floor。究竟文字有何吸引力﹖她笑說,自小以來已不怕文字。「現在是映像為主的年代,很多人會看到映像時就會有感覺,但我覺得文字較映像更為廣闊、更為敏感。它不但建構著一個想像空間,亦是一個工具讓我去表達那空間。」潘詩韻除了撰寫工作所需的評論式文章外,閒時還會撰寫散文、新詩,並投稿到不同刊物。
潘詩韻熱愛文字,更視書如命。她不但書多,收藏地亦甚廣﹕書架、床底,甚至儲存在貨倉。「我很愛逛書店,就像別人到服裝店一樣。他們留意今季的潮流趨勢、新產品時,我則會到書店裏了解近期的新書推介、出版社發行趨勢、書籍的設計模式、紙質的選取,又或者版面設計。」在年初,她曾擔任《讀書好》雙月刊編輯,負責撰寫書評及專題報導。原來,惜書者不但愛擁有,還會將書的一切予其他人分享。
投身戲劇火坑
潘詩韻曾在自我簡介裏形容自己「跳入火坑,迎向劇場呼召」。火坑,帶點永不翻身的意味。「當投身於劇場後,便很難再轉行。」聽起來工作於戲劇界彷彿沒有出頭天,但潘詩韻似乎沒有半點後悔之意,甚至,樂在其中。「我在劇團主要負責戲劇文學部。雖然不是當演員,但我覺得這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所指的學習,是透過觀察不同崗位的人如何從構思一部戲到演出期間各方面的配合。這些對我日後成為全職創作人是很有幫助的。」戲劇文學部成立於2005年年中,至今可算是發展的最初階段,相對地很多工作也是首次開展,例如觀眾焦點討論小組、籌備戲劇文學部的網站內容等。雖然工作量大,但潘詩韻仍從所剩無幾的休息時間參與不同演出。去年12月,潘詩韻與3位戲劇新進創作者馮程程、鄭煥美及梁曉端演譯英國著名女作家莎拉﹒肯恩的作品《渴求》crave。
工作內外,潘詩韻都離不開戲劇界。似乎,她身在火坑,但沉溺當中,近乎沉迷。究竟她何時開始接觸戲劇﹖潘詩韻喜歡戲劇源於大學時期「中六時,我與同學參與戲劇匯演,到大學時我才開始參加戲劇課程。」她憶述那個課程是由陳曙曦任教的。「參與戲劇課程能讓我更加認識自己。透過角色演譯,能讓我坦誠地將受壓抑及潛意識的本我分享出來。當自己在有所體會時,就自然想身邊的人可透過戲劇來找到自己。所以,在演出的過程中,除可獲到演出的滿足感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很赤裸裸地面對自己。」大學畢業後,潘詩韻在工餘時間修讀戲劇課程及參與不同演出,後來更開始接觸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back theatre)。「我在突破機構工作時,剛巧李棫基(Veronica Needa)舉辦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back theatre)工作坊,於是我和幾位同事也參加。當時playback 主要的對象是智障、青少年和老人。演出的目的是透過詢問觀眾對特定題目的感受,然後由演員將觀眾表達出來的事情經過及說話內容的感受,配合一些簡單的道具、樂器以及現場環境作即興表演,從而將故事回贈給觀眾。」潘詩韻指,演出playback是需要專心致志。「觀眾需要很大的勇氣才將自己的深層故事分享出來,若我們不細心聆聽,就會影響到了解故事的來龍去脈,以至影響其演譯方式。」她表示,在過往的playback演出,最難忘的要算是的2003年與莫昭如等人代表香港於菲律賓教育劇場舉辦的「婦女與藝術亞太區會議」中進行《一人一故事劇場》的演出。「有一位來自越南女士,告訴我們在越戰期間,軍人如何帶走她父親,自此之後,一去不返。她一邊說著,一邊流淚。雖然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爭,但我們需於當下理解她的痛苦,同時透過演譯,讓她感覺到她們是有人樂意分擔她傷痛。」
以戲劇走出困局
潘詩韻自言在戲劇的不同崗位裏,演出的較多。而她首次擔任編劇的工作是為記念弟弟的離開而撰寫的《遺》。「弟弟自殺後,很多朋友致電慰問。對我來說這是一件很難表達的事,於是我決定邀請朋友看我的演出,讓他們在劇場裏聆聽我的故事。」《遺》不但使潘詩韻以演出的方式來讓她身邊的朋友得知噩耗,更是一個治療的過程讓她理如何面對弟弟自殺身亡的事實。「撰寫《遺》是紀念我已故弟弟外,亦給自己一個整理思緒的空間。我與其他曾經歷過相似情況的人一樣,是需要去面對心靈上的痛楚。但基於社會上約定俗成的規範,別人不太樂意說出他們的感受。但我覺得若果不將事情達出來的話,傷痛便會更加深。於是,我就不斷尋找出路來避免『深入虎穴』,最終我發現,創作就成為了出路。」
《遺》於2004年演出,之前一年,SARS 在港爆發,死亡數字近三百人。
「那年的社會環境很陰沉,因為身邊很多朋友的家人染病,加上《遺》的故事內容是較為沉重,所以很多觀眾都哭着離開。」《遺》完場後,潘詩韻舉行了一場playback演出,讓觀眾有機會將自己的感覺分享出來。「《遺》好像牽起了觀眾過往的記憶和情緒。」令觀眾有共鳴是創作人一直也希望做到的,然而,她最希望的是透過戲劇讓觀眾知道「They’re not alone!」
2006年,潘詩韻創作另一作品《別》,目的是記錄自己這兩年來的轉變。當《遺》和《別》演出後,她思索故事應如何延續下去。「演出完《別》後,我在想再演出下去對自己,甚至對觀眾而言有何作用。那時我想,若果再創作的話,將是一個總結。」在機緣巧合下,「新域劇團」鬼才編劇潘惠森邀請她作「臥虎與藏龍— 一齊出手劇本創作計劃」。去年,潘詩韻是計劃的監製﹔今年她由策劃者變成了參與者,成為十四個編劇之一,並撰寫《遺》和《別》的最終篇--《了》。《了》還是在構思階段,但她期望在公開展現時完成的一部長篇作品。
Recent Comments